第66章 新闻播出-《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3/3)页
    “很多观众会好奇,明明是采访一篇优秀作文的作者,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这些都要从近期风靡尚北的一期夏令营活动说起。”
    接下来,《志在少年》暑期学生体验摊位的大横幅便出现在了电视画面之中。
    ……
    1997年10月,龙江卫视正式上星,成了第二批登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省级电视台之一。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龙江省内观众可以观看到这则新闻,全国2000多万有线电视用户,都可以同步接收龙江卫视新闻时段播报的这则专题报道。
    《志在少年》....
    那是53名东北小镇学生的一次暑期体验行为,更是一次壮举。
    在98年,勤工俭学,打暑期工,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大学生中间,也是相当前卫的时髦行为。
    更何况,这53个少男少女并不是简单的体验生活。
    “我叫卢小帅,学习不好,但爱祖国,更爱解放军,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
    “我叫于洋洋,明年就高考了,这是最后一个轻松的暑假,我不想浪费,要做一件让自己骄傲一辈子的事。”
    ……
    “我叫李玟玟,我爸说做人要懂得感恩,我虽然不能上大坝,但我在这里也在拼搏!”
    ……
    “我叫张新宇,我想当兵,和堤坝上的英雄们站在一起。”
    .....
    “我叫曹小曦…解放军叔叔,加油!”
    .....
    “我叫蒋海洋....”
    ....
    “我叫唐奕....我崇拜你们!”
    ....
    “我叫吴宁....我是千千万万中华少年中的一员,我们...与你同在!”
    ...
    “我叫...”
    ...
    “我叫....”
    ...
    “我叫徐倩,我是你们身后保护着的人....”
    ....
    “我叫齐磊,一个长不大的小屁孩儿.....”
    “然而,正因为你们的守护,像我这样的小屁孩才可以安心不用长大。”
    一大段类似电影蒙太奇结构的组合画面最后,齐磊在镜头前,把一个信封亲手交给记者。
    “这是二十多天来,我们53个小伙伴卖袜子挣到的1999.8元,请记者阿姨帮我们转交给抗洪一线的解放军叔叔。”
    .....
    画面渐渐淡去,最后定格在一张合照,那是53个少男少女溢满笑容的合照。
    主持人画外音响起,“志在少年....少年有志!”
    “谁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谁敢不相信他们是未来的栋梁!?”
    “在齐磊同学交给本台记者的信封中,除了1999.8元,还有一封信....”
    “那是53个少年写给抗洪英雄们的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接下来,新闻还没有结束,省台记者将用齐磊他们捐款买的一线所需的物资,亲自送到解放军面前。
    省武警总队的一个上校军官收到物资,看到齐磊的那封信,激动的眼眶泛红,郑重地朝着镜头警了一个军礼。
    “请全国人民放心!....人在堤在!人不在...堤也一定还在!!”
    在上校军官的铮铮誓言之中,整整十五分钟的专题报道终于结束。
    “.....”
    “.....”
    徐家除了电视的声响,再无它音。
    徐文良报纸就那么擎着却没看一眼,章南目光呆滞,手上的毛衣也打错了。
    良久,徐文良感叹:“这是...省台的文案?”
    堪称绝顶!
    徐小倩则是终于不再抱膝而坐,眼睛里有小星星在闪。
    没来由道:“他的...他的主意。”
    “他说,如果需要榜样,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们!?”
    这一刻,徐小倩很骄傲,骄傲到无法掩饰心中的情绪,眼中满是崇拜。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