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他依然严肃地说道:“标儿,你说的这些,爹并非没有思量过。 这些年来,咱对那些读书人和朝中大臣一再宽容,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 可这些人却不知感恩,反而得寸进尺。 北镇抚司才刚刚建立不久,就发生如此严重之事,其中必有贪官污吏从中作祟。 朝廷耗费大量钱粮供养他们,这些人却做出这等倒行逆施之事! 不严加惩处,如何能彰显咱的威严,如何能让百姓相信律法的公正?” 朱标微微颔首,神色恭敬的说道:“儿臣明白父皇的苦心和愤怒。 但儿臣以为,此时正是彰显父皇仁德与智慧之时。 严惩固然必要,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若是能在查明真相后予以公正审判,不仅能让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能让天下百姓看到父皇治理国家的英明。 况且若能借此机会整顿朝纲,去除腐败,更能稳固我大明的根基。 儿臣斗胆,请父皇三思。”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目光在朱标身上来回审视,似在权衡利弊。 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朱标心中紧张不已,额头微微沁出冷汗。 然而他依然挺直身躯,眼神坚定地与朱元璋对视。 最终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标儿,这些年你确实长进了不少,考虑事情也愈发周全了。 罢了,就依你所言。 下旨‘夜审郭怀’,彻查此事。 但若是此次不能查明真相,严惩罪犯,咱定不会轻饶。” 朱标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行礼道:“谢父皇英明决断,儿臣定当竭尽全力。 协助父皇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不负父皇所托。” 此时深夜的御书房内,烛火依旧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斑驳晃动。 气氛虽因朱元璋刚才的怒火仍显压抑,但朱标心中却涌起一股希望。 此前朱标多次向父皇谏言,却常常遭到驳回,每一次都让他满心无奈与失落。 如今听到朱元璋竟全数采纳了自己的建议,朱标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