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生产队加上附近生产队的小学生,有一二百个孩子。 小学是五年级制的,一个班好几十人。 本生产队的孩子离家近,中午能回家吃饭,而其他生产队的孩子就没有这个条件了,都会从家里带粮食过来,让学校的做饭阿姨帮忙煮熟,凑合着对付一顿。 而学校里的老师,由学校包一顿午饭。 给老师们吃的伙食算不上多好,但胜在是免费的,就算吃的再差,也没人会抱怨。 这年头粮食非常精贵,能节省一顿午饭的支出,老师们都高兴坏了,傻子才会去挑肥拣瘦。 而蒋慧和白玉娴就是学校的做饭阿姨,给孩子们做午饭的活儿就落在了她们身上。 这差事对比下地干农活,轻松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白玉娴的厨艺非常好,但无奈乡下的条件实在太差,根本没有好的调料和食材,她就算很想给老师孩子们做些好吃的,也无能为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看到学校里的孩子们一个个瘦的皮包骨头,白玉娴没少心疼。 这些孩子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吃不好,哪里能发育的好。 在见到姜姝的时候,白玉娴就顺嘴念叨起了这件事。 姜姝深知母亲的品行,一直喜欢悲天悯人,自己明明都过得很不如意了,还心疼生产队的那些孩子们。 孩子们吃得不好,确实是个问题,可却是这个年代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个两个人能解决的。 只有等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好起来,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孩子们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条件。 姜姝觉得自己能力微薄,改变不了大局,但还是有能力为大队里的孩子们做点事情的。 山上的野味非常多,尤其是野猪,打到一头就能吃很久,实在不行她就上山猎几头野猪,这样就能时不时给孩子们开荤加餐了,野猪肉虽然味道不咋地,但营养价值还是挺高的,孩子们吃了有助于长身体。 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姜姝便准备行动起来,上山打猎。 最近生产队几乎没有账目进出,她这个大队会计闲得很,想去哪就去哪。 姜姝说干就干,直接提着打猎工具上了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