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最最最要命的,是明军这个枪法。 过去的火铳,由于现场装填,火药填充量控制的不精确,加上没有科学的瞄准器。 一般情况下,就是瞄一个大概,当然了太远的地方又没有杀伤力,所以也不需要瞄得太准,中近距离大概瞄个位置,点火等着听声音就行了,至于打不打得着,完全看运气,而这次,明军打子弹却像是长了眼睛。 一百米内,你只要敢停下,秒秒钟暴你的头,即使百米开外,子弹落点也几乎就在那个大致范围内,打不到你身上。 也很可能打到你的胳膊腿,打不到你胳膊腿,也很可能打到你同伴身上,总之弹着点很密集,很稳定。 这下子,次波军可是吃了大苦头了,你说咱们面对面,你砍我一刀,我戳你一下,咱们拼个你死我活不好吗? 或者咱们站个差不多距离,你给我一枪,我射你一箭,咱也是个战斗,你们这样玩这算什么,耍赖吗? 没错,楚凡就是一个喜欢耍赖的人,明军直接把次波军当活靶子了,反正你别靠近,进了我的射程就打,次波军射程最大的弓箭,也无法在200米的距离射伤人,而且弓箭那东西,初速太慢,受外力影响太大,就算一百多米的位置,也基本没什么准头了。 慢慢的,次波军也学聪明了,越打越没人敢冲了,次波军再厉害,再不怕死,也不能白送啊。于是乎,非常诡异的画面出现了,上万次波军围着几千明军,包围圈始终控制在半径三百米左右,明军也不突击,次波军也不敢缩小包围圈,整个包围圈缓慢向王京移动着。 看到这种局面,楚凡终于放下了心,果然这神铳没有白费力研究,看来冲出重围只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楚凡不知道的是,之所以他会在这里,其实是小西行长精心布置的陷进。 平壤战役后,次波军对明军惧怕到了极点,这次楚凡也太过欺负人,满北方的追着次波军打,再这样下去,次波军也不用打了,军心都溃散完了。 为了鼓舞士气,小西行长做了一个周密的安排部署。 首先是在明军通往王京的路上,设下埋伏,然后派出一小部分部队,诱使明军大军深入追击,然后在玛蹄馆设下埋伏,等着楚凡掉进去了发起总攻,一举歼灭明军。 这一战,小西行长非常重视,调集了几乎王京附近所有能调动的部队,誓与明军在这里决一死战, 其实按照小西行长的部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在朝鲜北方,明军追着次波军打,都打成了习惯了,次波军从来就没有反击过,明军也从来没有不追击过,不怕明军不追击。 抽调来埋伏的也都是精兵强将,战斗力还是很猛的,只要围住了,明军不死也要脱层皮。 当次波军侦察到查大受率军来犯的时候,诱敌的一千多人先行出发,到预定地点迎击,原计划是这一千人正面遇到明军后,逐渐把明军引入包围圈,然后伏击部队一拥而上,把查大受部一举歼灭。 但有的时候,计划和实际操作,是两码事。 小西行长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次波军对明军有多么的闻风丧胆,更没有算到查大受不按套路出牌。 由于次波军实在是太害怕明军了,是以刚一接触,就溃散了,跑的实在太快了,而查大受呢?因为前些日子这样的次波军实在太多了,根本就没把他们放眼里,什么穷寇莫追,什么孤军深入。 他才不管你这些军事理论,精神亢奋的不行了,提着大刀穷追猛砍,不一会儿就把一千多次波军给打的一个不剩,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 小西行长当时就傻眼了,原本打算且战且退的,现在还没打就没了? 其实要是打到这里,查大受拎着人头回家领赏,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了,但是查大受是谁,要不是这个要钱不要命的打法,他怎么会从一个家丁干到了副总兵。不杀出他个片甲不留,肯定是不回家的。 所以一骨碌直接就冲到了玛蹄馆,次波军见状,就在玛蹄馆将他包围了,也就有了后来楚凡也被包围的事。 现在次波军也管不了什么全歼明军了,就眼前这四千人,能吃掉就算谢天谢地了,何况里面还有主将楚凡,这要是杀死了,也算大功一件。 是以虽然不敢再靠近明军,也一直不舍得放他们走,因为楚凡只带这么点兵力还被包围的机会实在不多,一定要珍惜! 是以双方一直僵持在这里。 但是一直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事,一边向王京移动,楚凡一边思索对策。 按说,现在这种情况是很尴尬的,如果说次波军就这么一直围着,次波军倒是可以换着休息,回去吃个饭,喝个茶,可是明军这边,你总不能和次波军商量,让你也会去洗个澡,明天我重新让你包围,咱们继续。 所以,楚凡肯定比小西行长着急。 眼看就这么一步一步的挪,马上都要挪到王京城墙下了,楚凡一拍脑袋,有了。 只见楚凡从腰间抽出佩刀,大喝一声:“全体听令!” “中军卫军,向城楼冲锋,查大受部掩护断后,先登城者,赏银万两。” “先登城者,赏银万两!” “先登城者,赏银万两!” “先登城者,赏银万两!” “先登城者,赏银万两!”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