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后将手中的佛经放下,笑说:“若不是你说,哀家真信了皇后说的。” 常嬷嬷很疑惑:“皇后娘娘也没见过昭勇将军,不知为何得出这结论?” 太后眼中笑意更深。 “约莫是为她那侄女说话呢。” “您是说,沈大将军嫡女,沈听澜?” “不错!她年前也效仿她爹,去了战场,却灰溜溜打了败仗回来,折损一万兵马。皇帝念及皇后,没有降罪,只让沈听澜闭门思过。如今门口那位带着军功回来,沈听澜却还不能出府,皇后面上无光,自是不会说门口那位的好话。” 虽是这么说,语气却没有责怪的意思。 慈慧皇后是太后自己替皇帝选的,稍有些过错,太后不会放在心上。 何况,这也算不得是什么过错。 太后拿着那小金锭子打量了下,丢给常嬷嬷。 “既是给你的,你就收着吧。” 又吩咐常嬷嬷:“叫她进来,哀家亲眼瞧瞧,是否有你说的那般好。” “是。” …… 大殿之外,琉筝安静垂首等着。 她身边一只鸟笼子里,关着只学舌的鹦鹉。 “肃王!肃王!” 琉筝吃了一惊,下意识转头,却除了宫女太监,再无旁人。 哪有肃王? 还是小太监笑着同她说:“这是娘娘养的鹦鹉,说是聪明,可半年了,只学会一句‘肃王’,阮将军莫被骗了。” 原来如此。 琉筝点头,道了句道谢,重又低下头去,脑子却在继续转。 必定是时常有人对着这只八哥念“肃王”,才会学会这话。 而这个人,只可能是太后,旁人不敢在这学舌的鹦鹉面前多言。 琉筝知道,先帝一共有两任皇后,第一任皇后是太后的表姐,二人一同进宫。 第一任皇后肺病去世后,太后成了第二任皇后。 第一任皇后出的靖元帝和徽淑长公主就养在了太后的名下。 之后,太后先后生下一子一女,分别是肃王,及同琉筝一般大的昭华公主。 先帝驾崩后,所有人都以为太后会扶亲儿子上位,却未曾想,扶了如今的靖元帝上位。 母子关系也就此结冰。 可看这鹦鹉,太后心里,肃王的分量怕也不轻。 只是琉筝也很奇怪,既然如此,为何太后不扶亲儿子上位? 但这不是她需要思考的。 琉筝的眸底,很快也归于平静,只是她的手,又轻轻晃动了一下。 不多时,常嬷嬷出来了。 “阮小姐,太后有请。” 琉筝点点头,跟着常嬷嬷进殿。 入眼先是四只镏金铜熏炉和青铜的神龟仙鹤,东西两侧分别有一只日晷和月晷,再往前便是金漆木雕的太后宝座,雕饰繁丽,奢华之至。 琉筝却一点也被这奢华迷了眼,或是惊吓住。 她丝毫不怵,只是低着头走上去,挂着得体的笑容,对着宝座上的太后行了全福礼。 躬身、下拜、叩首,分毫不错。 待她抬起头,太后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见惯了美人的太后,竟也是惊艳了一瞬。 好相貌。 美丽,却不妖冶。 再看这通身气派,甚至比慈慧皇后刚入宫时还要大气端庄。 太后不喜太妖冶的人,琉筝这种长相正是她喜欢的,又见她无人教导,却行礼丝毫不差,对琉筝的第一印象便很好。 她当着琉筝的面,对常嬷嬷说:“你说的不错,阮小姐的确气质非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