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无偿捐赠-《在那梨花盛开的地方》


    第(2/3)页

    “是的。现在疫情这么紧张,出售仓库里的鲁沙梨的确是好办法。李村长,我们合作社作为政府扶持的对象,本身也有保障。既然是第一次合作,如果你愿意把你们仓库里的鲁沙梨出售给我们,我们愿意以今年的市场价收购。”

    李村长一个人不好做决定,他心里晓得仓库里的鲁沙梨一天不出售,每天的保鲜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方刚刚说以今年的市场价收购,那价格肯定只是去年的一半。毕竟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到各个行业,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

    见李村长不说话,对方又道:“李村长,你的顾虑我都晓得。但说实在的,我们合作社也因为疫情受到不小的冲击。我们合作社一般出售的都是土特产,像是昭通的苹果酱;文山的三七粉……之前我们合作社加工的商品可以远销海外,但今年由于疫情,已经发生订单退货。我们的产品只能在国内销售,市场这么大,需求就这么多。我们只有让产品多样化,才能在逆境中寻求发展。”

    “嗯,你说的这个也对。我虽然是村长,但是一个人决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

    “这个不急,我知道你们的流程。如果你们有意向的话,你们把地址告诉我,我把我们厂现在正在加工的雪梨膏寄给你们看看。等你们看到成品以后,再来商量也不迟。”

    李村长说道:“好。对了,还没有问过你们的合作社是在哪里?”

    “广西。我们村的发展背景和你们也有些相似。当然,我们村子不像你们之前有过矿产资源。我们村是从一穷二白,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到今天。”

    “好,谢谢小江。我会接着召开一个会议,看看大家商议结果怎么样,然后我再给你回电话。”

    “哎。”

    李村长挂掉电话之后,召集起几个村里的工作人员,又去请了种植鲁沙梨的村民来商议此事。

    “做成雪梨膏,那是啥东西?”

    “恐怕不会有啥。”

    “要不试试?”

    “能够化痰润肺,功效和我们的水泡梨好像,一旦这个雪梨膏大卖,咱们的水泡梨会不会受到影响?”

    “既然他们可以食品加工,为啥咱们不能?”

    ……

    这一场会议下来,村民们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和想法。

    李村长说道:“在咱们村办一个食品加工厂,我之前也有想过。只是现在疫情期间,咱们村里今年的收入不比往年,仅梨花节就比去年少了七位数利润。想要开一个厂,需要资金的投入,另外就是技术人员。”

    “那有啥难的?咱们之前水泡梨不是也没做过嘛!就请来几个家里会泡水泡梨的老师,包括口感的改良,以及食品的存放,那不都是我们村里自己研究出来的?”

    “水泡梨是手艺,食品加工和传统手艺不一样,食品加工需要的是现代化的技术。咱们村里的村民没有接受过培训,就说一台简单的机器,操作起来都是问题。”

    黄佳艾提议道:“不如我们跟他们商量,三年内我们给他们提供原材料,原材料的价格我们可以优惠。三年以后,我们在田坡村办个分厂,培训和技术工由他们指导,每年分给他们分红,原材料恢复市场价出售给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