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9章-《重生万岁爷》
            
            
            
                
    第(3/3)页
    吏制如此昏暗,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秦昊设立两个最高学府,就是吃一堑长一智,防微杜渐,让两个学府之间竞争,尽可能避免学阀出现。
    “除此之外...”
    秦昊道:“太学院和稷下学宫,再加上武英院。一理,一文,一武。”
    “太学院更注重格物、化学等理工学科,稷下学宫重视儒学,武英院重军事。”
    “三个学府之间,各有所长,因材施教,方为正道。”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秦昊并没有说。
    若是让罗刹、天竺、南洋的留学生,进入太学院学习。
    那么没几年时间。
    大夏的先进科技,就会被他们偷的一干二净。
    到时候,他们就不需要大夏,自然会另起异心。
    因此,秦昊需要建立稷下学宫,不仅可以传播儒学,将大夏的文化传遍天下,扩大影响力。
    而且,这些留学生,就算是绞尽脑汁,也只能学到之乎者也,学不到什么真本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