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佛道之争-《皇宫里的妖精好上头》
第(2/3)页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习得这门功法之后,武十一便算是有真气的人了。
有了真气,先前武十一获得的道门许多宝物、经典,便都可以加以利用了。
本就比如从那位大义凛然,以肉身封妖的道士处习来的封魔禁术——四象封印,便是其中之一。
四象封印可是极好的本事。能把大物封于小品之内。
练到极致之处,把大妖、宝器封禁于柳树条、小人书、搅屎棍这类东西里,也是可能的。
到时候,武十一往宫里夹带私货,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这一天,又是武十一收获满满的一天。
除了对于玄门功夫的收获,武十一还得知原来这释、道二教之间,还有这么多的牵扯和争斗。
当今帝君喜欢捉妖炼丹。
谁捉的妖多,炼得丹好,他就宠信谁。
那么围绕捉妖这件事,佛、道二教的弟子肯定也是尽其所能,以获得帝君垂青的。
大行朝这世道本身就乱,在这么一搅和。肯定更乱了。
隐隐间,武十一感觉还是躲在大京城里老实焚妖更安全。
像王道士那样天天咋呼着去捉妖的,就算是仗着自己强横,不惧妖精,恐怕也得提防别家势力的算计。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王道士,难呐!
所以……武十一更加懒得管捉妖和教派之间的事情了。
费神,于修炼不利。
……得到《文始真经》的当天,武十一就开始儒、武、玄三门混修。
这貌似是个很难的过程。
因为在东洲的修行者看来,一门功夫全神贯注,都很难修好。这看得多了又容易费心分神,神分多了,便容易走火入魔。
武十一是儒门三品,也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但随着他对《易经》、《剑经》以及《文始真经》的深入阅读。却发现这三本经文混合着修行,却是最不容易走火入魔。最为事半功倍的。
因为虽然《剑经》、《真经》分别为武、道的经典。但其中内容,又都和儒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文始真经》为例。可能因为关伊子是以儒入道的原因,其中处处渗透着对于儒家修习的独到见解。
而且,这本书对于儒家所推崇的习射、习御、习琴、习奕的法门技巧,都有借鉴与点拨。其中一句“吾道如剑,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即伤”,则更是将儒、武、道三者融会贯穿,合为一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