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开发-《有机农场》


    第(2/3)页

    滴灌设备在下种前已经运到。这是一种简易的滴灌设备。在长长的聚乙烯软管上每隔十公分扎两个微孔,将带孔的软管平铺在棉垄中间,把带压力的水加压通进软管里,细细的水流就从小孔里喷出,浇灌两旁的棉花。

    这种浇灌方法不像漫灌,可以长时间连续浇灌,而不用担心水流走,节省水源,浇灌效果更好。

    除此以外,田川又与海南临高农场的陈雄场长联系,在那里准备了100亩地,准备避开台风季,种植反季节棉花,用于采收试验。

    第四,是研发中心的办公地点的问题。现在研发中心的员工已经有近三十人,田川预计在半年后将扩充到六十人以上。目前机械公司的办公室已经捉襟见肘,必须立即解决这一问题了。

    田川让丁厂长出面,找到当地乡政府,在机械公司北侧又拿下了七十亩地,用来建设研发中心和将来的采棉机生产线。

    现在土地批文和征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研发中心办公楼正在设计中,预计将在五月份建成。

    办公楼主体四层,将划分为办公区、试验区、会议室和档案室等部分,建成后将能容纳200人同时工作。其余新征土地上,将首先建设一间试验工厂,用来满足设计中的试验要求。

    生产车间暂时不建,空余土地临时种上了棉花,以便技术人员就近观察。

    最后,田川安排由赵教授带队,老钳工徐怀礼做顾问,主要由设计师组成美国采棉机拆解团队,准备在采棉机样机到达后,开始拆解工作。田川他们在约翰迪尔总部得到的消息是,9965采棉机采用了计算机程序控制,为此,他特意从航大请来了一位应用计算机专家,木英兰教授。木教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教授,身材不高,穿着朴素,看上去就像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却是我国程序控制方面赫赫有名的专家。对于破解比较简单的采棉机程序,木教授信心十足。

    田川在和木教授谈这个事情的时候,她有些不太愿意接这个简单的任务,觉得浪费时间。田川劝她说:“木教授,我觉得您有些小看我们的农机项目了。现在的采棉机里面,程控内容却是比较简单,但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在十年内全面超越现在最先进的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基本实现智能化采棉。在我们即将开始开发的新概念采棉机中,程控部分将是重中之重,没有您这样的计算机专家参与,是无法成功的。”

    在田川的劝说下,木英兰教授最后承接了采棉机控制模块破解的项目,并就新一代智能化采棉机控制模块的设计达成了合作意向。

    田川对采棉机拆解团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