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三 踏谷寻亲-《天灾净化》


    第(1/3)页

    “我们如何才能够找到那些汉朝的后裔呢?”

    “我想他们应该是生活在谷底的某片区域。人类在这种崖壁上,没有这些猿人有优势。从这些猿人以人类为食来看,两个种群并不是和平相处的。”

    “老谢,我们两个再去更深一步的找找看,想办法下谷底。”

    “好,我们现在就去!”

    “不急,我们先安排一下,派人回去,通知黄团长再派遣一个小队过来,带上狙击枪和轻机枪,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一个阵地,这个平台一定要守住,这里是我们通往这个世界的咽喉。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语言学家或者是古汉语专家,至少我们可以使用文字和他们沟通。希望这两千多年里,这里的人类还能保持汉朝的文化传承。”

    赵兴华在安排生活生产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在组织大规模军队作战上也没什么建树,但是在这非常态的环境中,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如果黄凤民那小子在这里就好了,他的读心术甚至都不需要用语言来沟通。”

    赵兴华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留在黄庭观中的空军少校来。

    “小李、小王你们两个回去,将赵少校的话转告给黄团长,另外还要带上充足的食物和淡水,还有医疗器械。我们要把这里作为我们的桥头堡,建成一个长久的根据地。把这些发光的蘑菇也带上,让他们想办法栽培活,这东西也许就是电灯的替代品。”

    谢耘豪将带来最后的两名战士也派了回去。

    “没想到一场天灾,将这地球上的牛鬼蛇神都给勾搭出来了,如果早发生几个月,赶在天灾之前,以从前的科技水平和调度能力,这里几天就能完成开发,说不定会是潭州的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了。”

    几个小时之后,又陆续的潜来了20人左右,让这个花岗岩平台已经显得有些拥挤。

    这些武警战士安静的将防御工事搭建好,考虑到这里封闭的空间环境,带来的大多是微声武器,狙击枪上也都套有消声器,黄团长认为以热武器对原始的冷兵器,武器的威力大小不是首选问题,首先是尽可能的稳固这里的防线。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