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得不说,明朝没有一个巡抚、总督或者将军敢于光明正大的造反,这种军权分立、相互掣肘,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督抚完全有权力命令的,只有自己的标兵,也就是亲兵或者护卫军,其他的军队,战斗时期,总兵有时候会不鸟巡抚,尤其是能战的总兵,朝廷也要尽力安抚。 “请王爷明日一早就启程,不要让我等钦差为难。”他们对视一眼,锦衣卫左都督面无表情地道。 “两位可放心。”凌决补叫人安排好钦差的下榻之处,等他们下去了,他心里微微惨然,脸色陡然阴晴不定起来。 论理,他才是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长的,功劳也最大,无可置疑,四弟治内,他治外,自己若镇不了外,他焉能治内? “王爷。”幕后出来一位幕僚:“西安为千年古都,历来占有西安者,有潼关、函谷之险,北通蒙古,南达巴蜀、洛阳,西走西域。秦有此地,一扫六合,刘邦有此地,一统天下。此乃千古良机,失不再来。” “苦无良策啊。”凌决补眼神闪烁道。 “第一,出师有名,王爷可不承认弘德之统,诏令全城,是替天行道,王爷才是最长之子。第二,尽掌三边之军,可约鞑子作为外应,故老之臣作为内应,巡抚只有标兵……如此这般,也能稳住钦差,而北静王出巡,远在宁夏……至于那些武将,无战功便地位低下,随时会被制裁,所谓养寇自重,王爷大可笼络……在山西、河南、直隶,又有白莲,陕西虽穷,西安却足以自保……” 烛火闪耀,此夜颇不宁静。 …… 张分宜也不宁静,回去府邸便备好了请辞书。 宽广的仁华殿中,则很宁静,庄严、肃穆、有序地进行完了经筵。 经筵是专门为皇帝讲的,儒家士大夫传授其学问,周礼是必讲的,四书五经虽然也在其中,更多的却是讲为君之道、古来帝国王朝的兴衰之礼。 这种皇家活动很是庄严肃穆,在此场合,皇帝不再是言出法随的皇帝,而是恭恭敬敬的学生,皇帝如果在经筵上有任何不符合礼仪的地方,大臣讲官可以严厉指责,甚至大声呵斥。 经筵由翰林院各种学士、庶吉士、内阁人员等负责,有讲官、掌书、捧书、记录等。 轮到贾琮的时候,他忽然想起张居正曾经大声呵斥万历皇帝,给人家留下了阴影,太后更是说假若不听话,要另立皇帝,这些都给万历皇帝留下了清算的种子。 贾琮当然要避免,他不讲周礼与经书,就专门指着《坤舆万国全图》讲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怎么一个接一个地开辟大航海时代,贾琮说道:“他们在天竺(印度),一个叫做果阿的地方,建立了贸易的中转站,我朝众所周知,这是唐玄奘当年取经的国家……” “泰西诸国的航船,差不多都是改进的斜拉式三桅帆船,能工巧匠与技术改进,是他们能远航万国的基础,再看这里……”贾琮手指一指屏风地图上的一处南方群岛。 杨清和也听得津津有味,汪应元眯着眼,就连互有芥蒂的于成龙,这些他也是不怎么了解的。 这就是贾琮作为穿越人士的先见之明了,当朝的闽浙总督洪经也未必比他了解得清楚。 弘德皇帝凌决袆目不转睛地盯着屏风,相比那些枯燥乏味的礼义诗书,这种“俯瞰万国”的感觉,更让他觉得有兴趣一些,少有男人能抵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