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几年你舅舅死了,你不多帮出几两银子也就罢了,何必对你亲弟弟如此?哎呀!我不活了!哎呀!我不活了……” 说完,赵姨娘伏地大哭! 看起来真像窦娥对簿公堂、六月飞雪了! 里面平儿、宝钗都忙不过来,贾探春也是声色俱厉,又觉得丢脸。 贾探春可不认赵国基那个舅舅,她从小是王夫人养大的,心也向王夫人。 说起来,没有谁对谁错可言,探春不认生母、忘本吗?是的,就是如此,没必要洗地。 因为,贾环宁愿跟堂姐贾迎春玩乐,也不愿意找亲姐姐探春! 贾环更是对赵姨娘说过:你不怕三姐姐,有本事跟她说。 可见贾环这个亲弟弟,小时候对亲姐姐贾探春畏惧到什么程度了! 反过来说,赵姨娘坏吗?很坏,非常坏,甚至到了阴毒的地步,诅咒王熙凤是报仇,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贾宝玉没有害过他们母子,甚至处处忍让,赵姨娘却找马道婆来,非治死贾宝玉不可。 当然,这些比起贾琮的所作所为,都是小儿科了。 没人的性格是天生的。 性格都是环境养成的,只要有宗族、妻妾家庭存在,这种事就会爆发。 没人是完美的,贾琮自己也不完美,没必要过分指责别人的不完美。 只不过有些人,喜欢过分美化贾探春的优点、美丽,或者从赵姨娘的角度考虑,赵姨娘也不是反派了。 不遇见还好,遇见了总该做点什么吧,贾琮正想走过去说话,议事厅里的宝钗先一步发号施令:“赵姨奶奶,这钱从我们房里出吧,琮弟也不会说什么。” 其实爷们的笔墨纸砚费是有定额的,但是惯例还有八两银子,算是零花钱,贾探春为省简考虑革了,各有各的理。 宝钗这么一说,贾琮也不准备插手了。 赵姨娘大喜过望:“还是状元夫人好,瞧这贤惠得……” 贾探春对生母愈发厌恶。 另一边的贾环却不领情,眼睛眯成一线天,冷笑道:“不要你们来做好人!我不稀罕!” 贾琮想了想,宝钗和他是一路人,卖好是最高明的……至于贾环以后如何,就看他作不作死,不然,王仁就是他的前科之鉴…… 此时,武状元在园子门外躬身望着贾琮,犹如一个太监似的,贾琮才出来,武状元递上一封书信,贾琮撕开一看,脸色阴晴不定起来。 然后,贾琮立刻就叫人备上不显眼的小轿子出门了。 宝钗、平儿看看他的背影,没说什么。 赵姨娘也觉得没趣,况且讨了好处,也就不闹了,趾高气扬地拉贾环走了。 把个三姑娘贾探春的一张鹅蛋脸,气得哭哭啼啼、梨花带雨,她觉着好没面子,让她在王夫人面前难做。 贾探春以为,如果没有赵姨娘时不时撒泼大闹、小偷小摸,王夫人会更喜欢她、对她更好的。 这就是人心!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贾琮不是完人。 也不想做完人。 在某些人眼里,他就是个恶人。 毕竟,伪君子很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