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执讯-《重回北魏》


    第(1/3)页

    对于皇帝为何派郑懿为使,拓跋慎也不得其解。郑懿官职不高,在京城属于闭眼丢石头就能砸住好几个的那种低级官员。不过,对他来说,这是个好消息,皇帝派郑懿而不是派其他人,至少说明了京城传来的不是坏消息,要不然派个中官来就足以带他回去了。

    因为离李家的正门远,所以拓跋慎和陆光刘腾绕了好一会儿路才到正门,此时李家已经打开了中门。透过中门正可以看见郑懿,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公人。

    由于李安世已经去了相州,所以出来迎接郑懿的是以李悦祖为首的李家兄弟子弟。门外不止是李家族人在,李彪,郑道昭,蒋少游等人也闻讯出来,于忠带着同族的三个下属兼亲兵也在场,于忠因为负责拓跋慎的安全,特意挑选了三十人同住李家,他的三个族人各领十人。

    李彪等人见了郑懿,也明白拓跋慎这次安然无恙,心里面也舒了口气。他与拓跋慎认识多年,有点忘年交的意思,只差没邀请拓跋慎去他家做客了,所以心里面是向着拓跋慎的。自从听说冯商上表之事,他心里面也有些担忧,现在见了郑懿,心也放下来了。琢磨着耽误了这么久的时间,总算可以再启程了,本来估计来回五六个月的行程,这下多耽搁了一个多月。

    拓跋慎从正门出去,与李悦祖等人一同将郑懿迎到正堂中,各自坐下,李悦祖则吩咐家仆取来冰水和果品招待。

    郑懿喝了一盏冰水,稍稍喘口气后道:“郑某临行前蒙陛下召见,面授谕令。此来正为赵郡诸事。本当先去冯太守处,只是宫中左昭仪,曹贵人并三殿下有信命郑某转授殿下,故此才先来贵府。”

    宫里的信!

    拓跋慎这才想起,此前都是由他送信去平城,因为他一路行程,考虑到京中即便有来信也不好收,所以在信中请冯清,曹姨不需回信。大概是这次因为郑懿来此,所以冯清和曹姨才会写了回信的。

    也不知道有没有郑娘子的信?

    “殿下,下官这次来,尚有陛下御信一函托于殿下,请殿下转往信都咸阳王殿下。”郑懿说着

    转给咸阳王的?

    “可是京中有何变故?”李彪问道,他离京久了,对京中的动态很热心。皇帝不用公传下旨给咸阳王,而以私信,必有缘由。

    “若说变故,倒也算有。郑某出京三日前,陛下下旨以贪暴之罪,赐死济阴王。”

    现任的济阴王叫拓跋郁,属于景穆系。拓跋郁的事拓跋慎知道,他之前在徐州和薛虎子一同担任刺史。

    像他们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对刺史。以前母亲张嫔的祖父张谠刚刚归顺的时候,就与高闾一同对为西兖州刺史。这种双头或多头刺史,也属于本朝的一大特色。好比后世满清的汉满尚书一样,通常说来就是宗室一个,国族一个,汉臣一个,不过并不会严格执行,一般只在重要州,比如边境州才设两位或三位刺史同时治理,这种情况从先帝时起,就已经很少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