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兵进关中-《悍赵(纵横)》


    第(3/3)页

    呵、呵!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震慑住李家,亦会使觊觎河北之人不敢轻捋我河北的虎须;进而,也会使与李家为敌、败于李家之手之人趋之若鹜的前来依附于我河北。

    此,就是我等此次关中之行所取之最大‘势’也!其余之小胜小败,则已经无伤大雅。

    不过,秦将军也放心!本人还准备回去给海兄筹划大婚哪!安能轻贱此身的去冒无谓之险?”

    让徐世业给说得坐在马上的秦琼连连点头、诚心受教的同时,也因最后一句话把跟在后面的雄阔海给说得紫面发黑的害起了羞!

    ……。

    潼关,一关锁住了关中大地与整个中原大地的衔接。潼关的存在,无疑乃是关中之地成为千古以来最佳龙兴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现在的古潼关已经基本上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面目全非,世人对潼关原来的具体情形也是众口纷纭、不一而足。

    其实,北临黄河、南踞山腰的潼关,在这个时代的整体基本状况则是:

    由东向西,乃是壁立千仞的潼关正面,锁住了进入关中大地的必经之路。而潼关的背后、也就是由西向东,乃是由连绵起伏、俨然成廓的两座城池拱卫着潼关,也就是所谓的都尉南城、都尉北城。

    打一个并不太全面的比方:即使是仅仅为了囤积守关军旅的军械、粮秣,以及预留的战略预备队等,同样也是需要有一个地方。因而,都尉南城和都尉北城的作用,也就是等于潼关主关的附属设施和建筑。

    独木难支呀!这,就是徐世业接到探马、斥候的紧急回报后内心里所产生的无奈感慨。这个词,他既是在感叹隋庭老帅屈突通,又是在感叹只能是寻机做些手脚、却根本就无法完全阻止住李氏崛起的他自己。

    探马、斥候已经从潼关的守关兵将那里打听清楚了屈突通入关后的战况:

    虽然现在潼关还在隋军手中,但潼关的两座辅城之一都尉南城却已经丢失。而老帅屈突通,竟然也被刘文静给打得败退到了潼关,现在退守在都尉北城。潼关的主关,则是由桑显和来驻守。

    原隋庭的潼关主将李刚,则是在同被刘文静派往都尉南城偷袭的殷开山争夺中,被殷开山给斩杀。

    刘文静,这位李渊起家的左膀右臂之一,在同隋庭老帅屈突通的对决中,全面的显露出来了他十分高超的军事才能;也用战绩来证明了他刘文静并不仅仅是一位出谋划策的谋臣,而且还是一位可以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军统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