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立秋默默记下这份情,将来黄姑娘有难,就冲着今日黄家送的东西,她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立秋,老三不是给了你好些银首饰吗?我寻思着你也不缺这些首饰了,你看,你头上不就插着一支簪子?要不,你送我家一品二锦几样首饰吧,也是你这个当姑姑的一点心意。” 于翠花说着话,上手就从那副银头面里挑出一根发钗一只项圈。 “大郎家的,你放下。” 六叔婆咳嗽了几声,慢吞吞地道:“这是人家黄家送立秋的东西,转手送给你,就失了礼数,你放心,等你两个妮儿出嫁的时候,立秋这个做姑姑的,肯定不会短了她们好东西。” 她慢慢悠悠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帕子,一层一层打开,将一枚顶针取出来,颤颤巍巍地递给立秋。 “立秋,这枚顶针跟着我有些年头了,你嫁人我没什么好送的,这个你就拿去吧,正好以后你可以拿来做绣活,不用再买了。” 顶针的确很老旧了,表面溜光,内里竟然生锈了,不知道多少时日没用过,估摸着那表面的光也是这几日现打磨出来的。 虽说的确不是好东西,但六叔婆有这份心意,立秋就应该道谢。 六叔婆摆摆手:“你不用谢我,你既然被三娃子认作干妹妹,那也算是我张家门里的姑娘,我这个做叔婆的给你添妆,也是应当应分。” 六叔婆前年小中风过一次,腿脚不大便利,说话也得很慢很慢,才能叫人听清。 她留在张家吃了晌午饭,才和六叔公一道走了。 将灶房收拾干净,把值钱的金银首饰都锁起来,于翠花才将立秋给拉到了自己屋里。 “那老鸨子才和咱娘说完话,走时还嫌弃咱们家的饭,不肯在咱家吃,呸,不吃拉倒!你没瞧见,你大哥知道她是老鸨子,差点把她的车子给砸了,得亏没砸,要是砸了,那可得赔不少钱呢。” 立秋已经习惯了于翠花的唠叨,她根本不用催,于翠花就自己说下去了。 “二锦跟我说,老鸨子和咱娘说话的动静可小了,她迷迷糊糊地就听到她俩是要做什么买卖,一单成了便是四六分账。” 买卖? 除了买卖姑娘,和老鸨子还有什么买卖可做? 立秋心下不安,总觉得刘氏要搞事,就提醒于翠花:“大嫂,往后你可得将一品二锦看紧点,千万别让两个孩子单独和娘在一块。” 于翠花听明白了立秋的意思,但还是心存侥幸。 “两个孩子总是她的亲孙女,她不能这么狠心吧?” “那可说不准,她那个人只认钱,二哥还躺在炕上没醒,大哥说要去县城请个好大夫瞧瞧,她都怕花钱呢,为了钱,她什么干不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