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张老狗家,就收了一半的麦子。 郑氏才得意地跟胡氏嘚瑟着,就被张老狗踹了一脚:“死婆娘,还等着干啥!还不赶紧领着媳妇去院坝收麦子!我领着儿子下地再去割一波麦子回家,赶在落雨前,能抢回来多少麦子是多少!” 张家二房人都醒过神来,眨眼之间就跑了个精光,只留下披着一件破衣裳的刘氏,光着一只脚站在河滩上,跟张家大房的人大眼对小眼。 “六叔,”有人小心翼翼地问六叔公,“咱们咋办?要不要去收地里的麦子?” 云层里的雷声越来越近,风也越来越大,吹得六叔公的胡子都往上飘。 “你说呢?” 那人讪讪地笑:“收?” “收个屁!”六叔公抬手就给了那人一巴掌,“挨家挨户通知下去,天一亮,就送我家贞娘上路!” 有人不情愿,大声质问六叔公:“那家里的麦子咋办?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麦子烂在地里?” “我不是给了你们一晚上时间?这一晚上不够你们收麦子的?” 一晚上时间哪够啊。 立秋乐得差点笑出声来。 为了送六叔婆出殡,六叔公都不给张氏族人活路,以后必定会遭反噬。 六叔公话还没说完,张氏大房的人就开始往家中疯跑。 “回来!先去把族田的麦子收了!” 哪儿还有人肯听六叔公的话,自家麦子都收不完,谁有功夫去收族田的。 谁不知道,族田的收成都进了六叔公的粮仓。 几乎是转眼间,河滩上的人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没有热闹可看,立秋和牛婶便爬下墙头。 “婶儿,大雨要下七八天,这些天你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哪儿都别去,要是家里没吃的了,上我家拿点。” “我家里缺了啥,也不会缺吃的。” 牛婶进了家中的灶房,端出了一个瓷盆,里头放了些红枣、瓜子、花生等零嘴儿:“喏,拿回去跟你家顾赖子一块吃吧,下大雨闷在家里也没事干,不吃零嘴儿还能干啥呢。” 立秋盯着牛婶水桶粗的腰身笑着摇了摇头。 牛婶就是被这些零嘴儿给喂胖的,一天到晚,就没见牛婶的嘴巴闲过。 端着瓷盆刚进屋,迎面冲出来一个人,差点把立秋撞倒。 “秋菊,你去哪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