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臣只是忧心陛下今日登位的情形,先皇竟未曾现身,恐怕会在民间以及后世留下诸多口舌,特此加以提醒,还望陛下不要怪罪,或许是臣等过于多虑了。”郑雄安满脸的不情愿,极不情愿地对着李世民拱手施礼,缓缓说道。 此刻,他的心中仿佛翻涌着无尽的波涛,然而纵使有千般不愿,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如今的身份。 面对郑雄安的这番解释,李世民只是冷漠地用眼神轻轻扫过,语气平淡,毫无波澜地说道:“郑大人,您如今的岁数已然不小了,还时时刻刻为朕的声誉着想,朕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啊!郑大人还是好好颐养天年吧。”他的这番话语,冰冷如霜,没有丝毫的情感温度。 这无疑是李世民给予荥阳郑氏今日输了的一番惩戒。 倘若此次较量他输了,那么他依旧只是太子,甚至可能会再次成为秦王。 然而即使他赢了,也仅仅只是除去了一名荥阳郑氏的官员罢了。 不过郑雄安所任的官职着实不小,乃是正四品。 在唐朝时期,宰相的品级也不过三品,如此看来,四品也算得上是大官了。 不过这一个四品官职对于那些五姓七望的世家而言,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损失,对他们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因为无需多久,便会有新的人顶替上来。 甚至,对于这些世家大族而言,通过一些手段谋取宰相之位,也并非难事。 郑雄安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脸上的惋惜之情如流星般转瞬即逝。 但转瞬间,他便迅速取下自己头上的官帽,脱下身上的官服。然后,头也不回地毅然朝宫外走去,甚至离去时,连向李世民行个礼、打个招呼这样的礼节都直接省略了。 这一幕,清晰地展现出世家对于皇权的轻视。 在郑雄安离开之后,太极宫中并未再掀起任何的波澜。 而李世民的这场登基大典,到了此时,也渐渐地走向了尾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