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五位,蒲松龄。 蒲松龄出生于清朝的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家庭,19岁的时候,他以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连中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从而名声大噪。 蒲松龄的父亲本以为天才儿子能够重振家门声亡,但没想到至此之后,蒲松龄就再也没考中,他屡次落榜,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 而在此期间,为了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他只得常年在外坐馆授徒。 此外,他还曾在宝应、高邮等地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宾。 郁郁不得志的蒲松龄选择用妖魔鬼怪的演义暗讽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他也于1679年著成了中国历史上鬼怪巨著《聊斋志异》,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一生考举,并不为名利,而是不想负了夫人》 《就是看了他的鬼怪故事,害我现在还胆小》 《蒲松龄被严重低估了,妥妥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晚上一个人看聊斋志异,都觉得背后发凉,可见蒲松龄老先生的笔下功夫之深》 《写的是鬼故事,其实就是世人的另一面》 大清。 蒲松龄:我编写的《聊斋志异》只是讲妖魔鬼怪的故事,什么讽刺社会黑暗和不公,完全没有这回事,请不要过度解读。 他看了看刚刚完成的鬼怪故事《聊斋志异》,再看看天幕上后世人的评价。 此刻的他很纠结,想着还要不要把《聊斋志异》刊印出版。 这本鬼怪小说表面上讲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深层次讲的是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可你知道归知道,但不能讲出来啊!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聊斋志异暗讽社会黑暗不公,这还让他怎么刊印出版。 一旦《聊斋志异》流传到市面上,官府不得找他麻烦啊! 难道这部鬼怪巨著永无得见天日的可能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