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上官婉儿非常能干,而且对武则天非常迎奉。 武则天很喜欢,经常让她帮助处理政事,堪称宰相。 如果要考虑上官婉儿的婚姻,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上官婉儿嫁出去,二是让上官婉儿嫁给皇帝。 这两种情况武则天都不愿意看到,也就不提让上官婉儿嫁人的事情。 “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 “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 “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 “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并诛其亲党十余人。” “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扬言太子造反。” “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 “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但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 “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 “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 “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 “此后,上官婉儿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 “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世人大多传诵唱和。” “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 “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 “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陈圆圆:上官婉儿的风流,武则天都要靠边站,不仅征服男人还能征服女人。 上官婉儿是一位绝世才女,不仅能征服男人还能征服女人。 原本身为阶下囚的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女宰相。 不过在上官婉儿得势之后,私生活却是风流不堪。 十几岁的上官婉儿成为了武则天的心腹,甚至武则天与男宠张昌宗玩乐也不避讳她。 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男色惑人。 十几岁的上官婉儿哪能把持的住,因此两人很快打得火热。 一次,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眉目传情,被武则天发现。 武则天震怒,本欲处死上官婉儿。 但最终仍是怜惜她的才华,便只下令处以墨刑,在脸上刻字。 从此之后,上官婉儿如花般的容颜就有了瑕疵。 但是,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遮盖难看的伤痕,便在伤疤处画了一朵红梅。 经过这件事儿,上官婉儿深知在皇宫之中,权力才是自己的护佑。 上官婉儿为了在残酷的后宫生存下来,就开始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相好,只是朝堂上暗流涌动。 在武则天势危,李唐复位声渐高后,上官婉儿便偷偷与前太子李显相好。 不过她十六岁就已经与李显眉目传情,只是没有名分。 不久之后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 李显又重新当上皇帝,上官婉儿因为提前转舵投靠韦皇后与李显。 不但没有被武则天牵连,还受命专掌起草诏令,被封为昭容。 因韦后野心很大,也想成为下一个武则天。 只是她政治精力不足,需要有过经验的上官婉儿来辅助。 就这样,中宗夫妻俩都对上官婉儿宠爱有加,此时的上官婉儿更加春风得意。 上官婉儿还评定诗文,选举人才,大力提倡清雅脱俗的文风。 一时间,上官体盛行,上官婉儿也成为中宗文坛的引领者。 甚至得到皇帝的允许,白天去皇宫任职,晚上回宫外举办诗会。 在此期间,上官婉儿结识了一位英年才俊崔湜。 因此在上官婉儿的一力提携下,不久后便当上了宰相。 甚至崔湜因受贿被贬,上官婉儿也能全力帮他复职。 后来崔湜人到中年,力不从心,便找了自己的三个年轻俊秀的兄弟一起服侍上官婉儿。 从此,上官婉儿不论走到哪儿,崔家兄弟四人都寸步不离陪伴在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