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征兵奖励制度-《朕真不想造反》


    第(3/3)页

    黄永康无奈地摇摇头,汇报道:

    “最惨的就是第五军了,第五军可参战三千一百一十四人,千夫长五人。”

    苏澈听完,才意识到苏家军现在的状况有多不妙。

    最强的第一军,从战争刚开始的一万三千人,此刻只剩下四千出头。

    至于后来新征的三万人,损失就小得多,尤其是第四军,基本上就没啥损失。

    第五军更是只有寥寥三千人,毕竟当时黄华县一战之后,他们也就五千人。

    再加上最近的战斗,都是第一军扛在最前面,难免出现这种军队人数相差甚多的情况。

    苏澈心痛啊,第一军是苏家军真正的精锐,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第一军起莫大的作用。

    甚至连警卫旌都属于第一军。

    要是把警卫旌剩下的八、九百人除去,第一军真正可投入战斗的只有三千两百人左右,和第五军差不了多少。

    而且现在军队数量严重失调,必须调整一下。

    “黄万夫长,你是希望第五军依然保持以前的人员编制,还是愿意增收?”

    第五军,当时建立的时候就和黄永康商量好,由以往的黄华军组成。

    现在看来,也差不多没人了,是时候往里面注入新鲜血液了。

    黄永康一愣,想了一下,无奈道:

    “统帅,我倒希望第五军一直都这样,奈何实在是没人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第五军增收。”

    “行。”苏澈点点头,旋即吩咐众人:

    “第一军维持不动,第三军分配一旌到第五军,第四军分配两旌到第五军。”

    “然后,明天把功勋统计一下,各军重新编排,军内编排的话,由万夫长自己安排。”

    “不然有的千夫长麾下可能只有两百人,十夫长都成了光杆司令。”

    “之后的战斗,第一军退居二线,主要战力由第四军、第五军提供。”

    “最后,各军组织征兵,实施征兵奖励制度,鼓励百姓参军,也鼓励将士拉人。”

    “无论是谁,只要参军赏白银五两,苏家军将士每拉到一人,赏五两白银的基础上,记上一点功勋。”

    众人一听,倍感诧异。

    一点功勋,需要斩杀一位敌军,动动嘴皮子就当别人杀敌一人。

    这奖励制度也太夸张了吧。

    简直就是为了征兵不择手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