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一念关山》


    第(1/3)页

    宁家老宅。

    如意一脸烟灰,焦头烂额地在灶台前奋战着,将不慎打破的陶碗、烧糊的米面、焦黑的锅底风卷残云般毁尸灭迹。忽听到院门外有细微的脚步声靠近,落地极轻盈平稳,分明轻功不俗。立刻将锅盖一扣,悄然藏起。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复又关上,宁远舟摘下遮掩相貌的篱帽,眼也不抬,边走边道;“不用躲了,是我们。饭好了没有?”

    如意这才从藏身处出来,“好了,我这就去拿。”

    他们一早出门,是为去安排前堂主宋一帆的身后事宜。此刻回来,先进正堂,将老堂主的灵牌重新摆好,拈香为礼,拜了几拜。才回身到院中,在桌案边坐下。

    如意也已匆匆洗去脸上灰尘,正要端上饭菜,便听宁远舟道:“打盆水,我要净手。”

    如意忍。

    元禄连忙起身来,“我来帮你。”

    “服侍”宁远舟净手后,如意端上盘热气腾腾的豆沙包。元禄眼睛一亮,鼻子微动:“好香,是加了糖桂花的豆沙包!”

    宁远舟也被甘甜的香气吸引,问道:“白雀不是只管色诱的吗,你还会做这个?”

    如意继续忍,装傻道:“啊,这个豆沙包做得像兔子,不像麻雀,公子您认错了。”

    宁远舟一哂,道:“继续装,白雀的味儿,我三十里外都闻得到。”

    如意原本正背对他们,此时一僵,深吸一口后,她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回身时却只是一脸恍然,“啊,公子鼻子那么灵,属犬的吧?”

    元禄奇道:“他三十,正好属犬,你怎么猜得那么准?”

    元禄扑哧一声,刚吃进去的糖丸差点把他呛着。如意忙替他拍背。

    宁远舟冷哼一声,伸手拿包子,如意抬眼:“公子不怕里面有朱衣卫的毒?”

    宁远舟笑道:“怕啊。”

    他出手如电,拿过一只包子分成两半,一半强塞到如意嘴里,一半自己吃掉:“不过现在就不会了。”

    如意反抗不得,咳呛半晌,气结不已。

    宁远舟嚼着包子,边吃边道:“嘶,这包子怎么像前头巷子刘大妈的手艺?”他看向如意,一挑眉,“啧啧。”

    如意微笑:“呵呵。”

    元禄看看宁远舟,再看看如意,也嘿嘿笑起来,一拉如意的袖子,“你也坐吧,一起吃。”

    “多谢。”如意看向元禄时,目光不觉又柔和下来。

    她揽裙坐下,见元禄三下五除二吃完一个豆沙包,又拿起一个往嘴里送,便忍不住道:“元小哥,吃点别的菜吧。”

    元禄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解。

    如意便道:“豆沙包太甜,我瞧你刚才又连吃了两颗糖丸,怕你齁着。小孩子别吃这么多糖,伤牙。”又顺手给他倒了碗水推过去,“喝点水,你刚才吃太快了,小心噎着。”

    元禄一怔,看她的眼神多了几份温暖,“谢谢。对了,还没请教姐姐你怎么称呼?”

    “我姓任,叫如意。吉祥如意的如意。”

    宁远舟突然嘴角一勾,道:“宫里头的内监,叫吉祥、富贵的挺多的。”

    如意终于忍不下去了,放下筷子站起,道了句“我吃饱了,先去后院洗衣裳了”,便转身离开。

    元禄嘴里还叼着个包子,含糊不清地埋怨:“宁头儿,你就不能跟十三哥学学怎么好好说话吗?非要呛着人?”

    宁远舟懒懒地,神色却已松懈下来,给元禄解释:“试试她而已。一个教坊舞姬,二十啷当了,还这么一副受不得激的脾气,可见她要么之前极为自傲,要么,是真的没做过几天白雀。”

    元禄眨了眨眼睛,笑看着他的手背,那手背上红痕醒目鲜明,“我怎么觉得,就是因为她把你咬伤了,你才总是找她事啊?可我记得,以前你对其他姑娘家,好像都挺客气的?”

    话音刚落,就见宁远舟拿筷子敲了一下他的头,道了声“吃饭”。

    三人用过午饭,如意洗好衣裳,元禄盘腿坐在屋檐下捯饬小玩意儿,宁远舟检查马匹。

    突然间大门就从外被推开了。

    如意警觉地低头蹲藏在窗墙后,元禄本不必躲,然而看清来人模样,竟也立刻翻窗蹲到了如意身旁。

    如意一惊,目光询问——你躲什么。

    元禄挠了挠头,口型回应——看宁头儿的热闹,便悄悄从窗台上冒头出去张望。

    唯有宁远舟躲闪不及,被来人四望的目光捕了个正着。他也只好尴尬地从马后出来。

    那人一身便服,却是皇后身边的裴女官。见宁远舟果然活生生地站在面前,立刻惊喜地快步上前,“远舟,你果然还活着!你什么时候进的京城,殿下还让兵部在找你……”

    宁远舟尴尬一笑,指了指马,道:“刚到,你怎么来了?”

    “我也是刚刚得知你还活着,就想来你家看看。”她一时情切,却还是忍不住上前查看,“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宁远舟不着痕迹地避开,回道:“还行,你呢,最近也还好吗,什么时候嫁去杨家?”

    裴女官身子一颤,幽幽地看着宁远舟。

    元禄啧啧看戏。

    如意见宁远舟的背已经僵直,眼光一闪,便盈盈走了出来:“远舟哥哥,你什么时候陪我去买衣裳?”她似是才看到裴女官,一惊,狐疑地走到宁远舟身旁,拉起他的手,“远舟哥哥,她是谁?”

    宁远舟微微一愣,见裴女官如遭雷击,立刻了然,配合道:“以前的邻居。”他轻咳一声,向裴女官介绍,“我老家来的表妹。”

    裴女官看着宁远舟将如意拉着他的手藏在背后,似是终于明白了什么,倒退一步,踉跄而去。

    裴女官一走,宁远舟立刻放开如意的手。

    如意却道:“我见你这位故人穿着打扮气度不凡,只怕是位官家女子吧?如今她已经看见我了,说不定转头就会把我出现在这里的事告诉别人。”她仰头一笑,“表哥,要是被人怀疑你有个奸细表妹,只怕不太好吧?”

    她目光盈盈,似得意,似挑衅。会算计,却总透着些单纯。

    宁远舟叹了口气:“不会做饭,倒是满肚子心机。你想要什么?”

    “带我一起出京,只要一离开城门,我立刻走,绝不会再麻烦您一分一毫。”

    宁远舟审视着她,半晌道:“行。”

    如意不料他竟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有些错愕,随即莞尔一笑,“真的?多谢表哥。”

    宁远舟一怔,看着她雀跃离开的背影,眼神意味深长。

    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如意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一脸狐疑地思索着。

    暮鼓声中,城门关闭,夜幕降临。

    六道堂隐秘的角落里,娄青强正和越先生密谈。

    越先生依旧是之前的打扮,黑衣兜帽,声音透过面具传出来,瓮瓮如瓦鸣,不辨男女。他身为间客,卖情报给敌人,做得是一旦暴露必死无全尸之事,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实属正常,娄青强不以为异。

    越先生取出一片沾血的碎衣——正是那日夜里,娄青强从酒坊里搜到的东西——指着上面沾着的微小蜡片,“这是朱衣卫‘万毒解’特有的蜡壳。有资格用它的,只能是高阶的朱衣卫。这个人来头不小,如果等他回到总部,我们这回合作的事,只怕就掩不住了。”

    娄青强故作惊讶:“呀,那越先生您只怕就危险了吧?”

    越先生目带嘲讽:“你们想隔岸观火?呵,现在外头已经有六道堂泄露贵国军情的流言了,我也可以帮你们加一把火,让这消息天下皆知!”

    娄青强闻言大急:“胡说!六道堂从来都是忠心耿耿!圣上兵败,分明是他自己轻敌——”

    然而对上越先生的眼神,却忽的明白过来。

    越先生冷笑:“这种事情,就算你们没做过;说的人多了,你们就做了。”

    娄青强咬牙,终是无法可解,恨恨地问:“你想要什么?”

    “用了万毒解后一段时间之内人会内力全失,那人若想把消息传回总堂,多半会去朱衣卫各地分部调用飞鸽;离京最近的分部是开阳和天玑,我需要在那两个地方都设下埋伏,但现在梧都朱衣卫的人已经全死光了,我人手不够。”

    娄青强想了想,“赵大人不在京城,我只能先借你十个人。”

    越先生丝毫不留商讨的余地:“不够,至少三十。记住,”他凑近娄青强,目光狠戾,“现在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是让他活着出了梧国,大家都得死!”

    义父已入土为安,宁远舟在梧都最后的牵挂也已了结,自午后时他便开始收整行囊,入夜后便已收拾完毕。此刻正清理书架,将一本本的册子投入到火盆中烧掉。

    被他差遣出门去买药材的元禄匆匆进门,不及放下手里的东西,便道:“宁头儿,刚才我在外头遇到昨儿来刘大哥,说朱衣卫的梧都分堂,前晚上被赵季带人给全端了。”

    宁远舟抬起头来,有些惊讶:“全端了?”他想了想,“朱衣卫这些年在梧都经营得相当不错,我在任的时候都从没暴露过。赵季要是能把他们一网打尽,要么是朱衣卫内讧,要么,就是有人跟他里应外合。”

    “不愧是宁头儿,一猜就中。刘大哥说,漏消息给他们的人,至少是个紫衣使。”

    宁远舟见怪不怪,继续整理他的书架,淡淡道:“哪儿都少不了勾心斗角,我当初还不是吃了赵季的亏?”

    元禄急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她,”他指了指外面,“朱衣卫梧都分部一个活口都没留,她要真是逃出来的白雀,运气会不会太好了点?”

    “你现在才想到?当初非留下她的不也是你吗?”

    元禄绕到他身旁,道:“我就觉得她可怜嘛。头儿,你说要不要再去试试她?”

    宁远舟终于停下手里活计,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要是试出来了,你准备怎么办?刚刚你叫人家如意姐呢,还吃了人家做的豆沙包。”

    元禄挠了挠头,有些无措。

    宁远舟道:“我们已经不是六道堂的人了。就算她是朱衣卫,也跟我们没有关系。救她一命,就当结个善缘。”他想了想,又道,“赵季的死多掩一天,兄弟们的麻烦就多一天,我们明早就出发吧。”

    元禄点头道:“好。”说着便咳了两声。

    宁远舟叹了口气,上前试了试他的额头,关切道:“又受寒了?赶紧吃你的糖丸。”

    元禄嘿嘿一笑,抛出糖丸,玩了个花活,又一口在空中咬住。

    宁远舟笑道:“去喂马吧。”

    元禄离开后,宁远舟收起笑容走到窗边,推开窗子,对院子里的如意道:“都听到了吧?”

    如意转过身来。她伤势未愈,月色下面容苍白,素缣一般,只一双水墨染就的眉眼,如画上远山,不喜不怒。

    宁远舟道:“明早卯时,记住你说过的话。城门别后,再无干联。”

    如意不发一言。

    宁远舟关上了窗,目光落在自己手背上结了疤的咬痕,轻轻拨开上面的痂皮,暗暗道:“真是个麻烦。”

    黎明时,城门开启。等待出城的百姓在城门前排起长队。

    宁远舟身着裘衣扮作富家子。他底子好,稍作收拾便是个长身玉立,英俊潇洒的翩翩贵公子。元禄和如意便装扮成随从和丫鬟,跟在他的身后。这三人要么是六道堂要么是朱衣卫出身,对伪装身份早已驾轻就熟。

    终于排到城门,守城侍卫正要盘查三人,六道堂的缇骑巡查经过,马上对守城侍卫道:“都是自家兄弟,他们没问题!”

    守城侍卫见是六道堂的人,笑着点头招呼。随即摆了摆手,便放宁远舟三人出了城。

    如意松了一口气。

    出城之后,行至岔路,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

    宁远舟对如意并无别情可叙,站得远远的。只留如意和元禄在说话。

    元禄为如意准备了马匹,执意相赠:“收下吧,骑着能走快点。”

    如意柔弱地摇头,道:“谢谢你了,可我不会骑马。”

    元禄看看她还在继续伪装,欲言又止,终于点头道别:“好吧,那你自己多保重啊。”

    如意深深地福身道:“如意拜谢元小哥救命之恩。”

    元禄忙扶起她道:“可别,真救你命的,是宁头儿,我只是他的小跟班儿。要不是他杀了赵季,咱们现在谁都别想在这。”

    如意一怔,顿了顿,还是走向宁远舟,盈盈拜了下去,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声音道:“我欠你一条命。”

    宁远舟依旧是那副懒懒散散的模样,似是自嘲,“没事,我欠别人的命也多着呢。”

    如意不再多说,走回元禄那边,道:“你刚才说错啦,你可不是什么小跟班儿,你很有本事。那天我躲在棺材里,听你跟赵季他们对峙的时候丝毫不落下风,就凭这份胆色,你在我心里,就是个大英雄。”

    元禄大震,失声道:“如意姐!”他似有千言,终于忍住没说,“你,一路顺风,下回有缘再会,我请你喝酒。”

    如意一笑,背着包袱走向另一条路。

    宁远舟听到了这一切,却突然扬声道:“想自投罗网,可以去庐州的天玑分部和开阳分部,昨天赵季的手下已经派了人往那方向去了。”

    如意转头,故作不解:“什么鸡?什么糖?奴听不懂。奴要回盛州老家。”仿佛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破绽百出的小“舞姬”。

    宁远舟一笑,转身带着元禄翻身上马离去。

    晨光中,他轻裘缓带,白马翩翩的闲适姿态,让如意微一凝神。但她很快便抛却杂念,随后便果断转身,继续赶路了。

    两路人马就此分道扬镳,从此陌路。

    宁远舟纵马在江南小路上,元禄驱马跟在他的身后。

    两岸青山悠远,百草丰茂。有清风迎面袭来,马蹄踏花,尘土生香。此去江湖,从此远离庙堂勾斗,不必再为杀戮和阴谋拼却性命机关算尽。宁远舟心情舒畅,马蹄轻快。

    路上忽见对面有马车驶来,车上堆满货物。他便引马避让至一侧。江南商贸频密,路桥便也修得多。这条小径虽非官道,没那么平阔,却也足容他们两路人马并行。然而交汇错身之际,那马车上绑着货物的绳子陡然崩断,货物落下,扬起一片尘土。

    道路被阻断了,又有货物接连滚落。马受惊徘徊,宁远舟虽察觉有异,却也一时只能拉紧马缰。

    便在此刻,四面忽有一众人跃起,向着他们围攻而来——竟是娄青强率人埋伏于此,等着两人。

    宁远舟猝不及防,只能自保,眼睁睁地看着元禄左支右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