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范蠡多方开导,说明古时圣贤王者都会遭遇苦难的境遇,蒙受耻辱。” “但他们都能泰然自若的处置,最终结果都是得到天下。” “同时范蠡在一切场合下,均与勾践保持君臣礼节,维护勾践的尊严。” “在吴国的三年里,范蠡成为勾践最信任的谋士。” “在吴国为奴三年后,勾践和范蠡离开吴国,返回越国。” “他们刚踏上国土,范蠡就开始为越王谋划复兴越国的计划。” “内政方面,遵从自然规律,不误农时,开辟田野。” “发展生产,充实府库,让利于民,增强国力。” “同时繁殖人口,扩大兵源,开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外交方面,继续保持卑微弱小的形象,顺从吴国的势力。” “同时交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 “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公元前486年,勾践认为国力已经足够充沛,准备起兵伐吴。” “范蠡认为时机不到,告诫勾践强行征战不会有好结果,建议继续等待时机。” “公元前484年,吴国发动对齐国的战争。” “勾践率领臣子去朝见吴王,并为吴王及其手下的臣子们都准备了礼物。” “进一步表现自己的顺从,麻痹吴国人,而吴国人对这一切感到非常开心。” 刘彻:越国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就富国强兵,多亏了范蠡的经济思想。 范蠡号称商圣,在搞经济方面有着极强的天赋,帮助越国富国强兵。 范蠡主张以农为本,农商共举,同时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各业的经济思想。 范蠡动员越国百姓进行开辟荒地,使越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越国复兴奠定经济基础。 全面发展生产,使越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范蠡认为钱财只有在不断流动中才能增长,静止会导致资本死亡。 在国家层面,要放行商业经济。 在个人经营方面,要营运钱财,使钱财增多。 范蠡还认为国家经济是一个整体,从农产品丰歉收的循环中,推断出其他货物的行情。 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影响整个市场,而农民作为市场的主要交易者,收成好坏影响购买力的强弱。 所以范蠡主张在根据商贸发展情况,储存别人当前不需要,但是下一步迫切需要又不为人所重视的东西。 例如灾害过后,要有预备作舟船的生意。 水灾过后,车将成为特别需要而又缺乏的商品。 夏天要预备冬天贩卖的皮毛商品,冬天要预备夏天贩卖的葛麻商品等。 范蠡认为所经营的物品必须质量完好,货币资本不能停滞,而应让其不断流动。 采购物品对于易于腐蚀、腐烂的东西不要长期存储,不能一味贪图高价。 最好是通过商品的数量多少,来预测其价格的上涨或是降低。 某一商品价格太贵了,会有人大量生产或运回来而造成积压而跌价。 商品价格要是太贱了,又会因为无人生产和运输,而造成价格回涨。 当商品价格昂贵时,应将自己的存货像粪土似地抛售,不能留着等待更高的价格。 当市场商品价格低贱时,需要像金玉等宝贵物品一样立刻收购。 总之要使货物与货币像流水一样经常地流转和运行,才能达到获取较高利润的目的。 范蠡的种种经济理论,对他的大汉也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了攻打匈奴有足够的钱财,让桑弘扬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桑弘扬的经济改革之所以如此成功,为他提供了充足的军费,就是因为桑弘扬借鉴了范蠡的经济思想。 “范蠡的这一系列战略方针发挥了作用,吴王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以担心,于是开始享乐、纵欲、扩张、试图称霸天下。” “吴国经过连年征战之后,于公元前484年,在艾陵击败齐国军队。” “公元前482年,吴国与晋国在黄池举行会盟。” “吴王将精兵强将都带在身边,而只留下老弱兵力和太子守城。” “此时范蠡认为等待的时机到了,于是建议勾践起兵伐吴。” “越国调动五万精锐军队,击败吴国军队,并且杀掉了吴国太子。” “同年年底,吴国和越国讲和。” “公元前479年,楚国也开始进攻吴国,和越国形成对吴国的夹击之势。” “于是范蠡认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向勾践建议。” “抓住机会就像救火一样,必须非常迅速,否则转瞬即逝。” “于是越国再次举兵进攻吴国,军队一直进攻到五湖。” “公元前478年,吴国在吴淞江迎战,双方在吴淞江两侧列阵。” “在后面的战斗中,越国军队击败吴国。” “公元前475年,越国军队将吴国军队以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 “此时范蠡认为吴国军队仍然具有强劲的力量,于是劝解勾践继续等待合适的决战机会,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 “围困三年之后,在公元前473年,吴国军队崩溃。” “此时吴王试图套用越王当年的办法,向越王求和,表示归顺。” “范蠡发现勾践动了恻隐之心,于多次劝谏他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留下后患。” “在多次陈述利害均不起作用后,范蠡越过勾践。” “直接带领军队击溃吴王的姑苏宫,逼得吴王自杀,彻底消灭吴国。” 李世民:越国之所以如此顺利的消灭吴国,范蠡的美人计功不可没。 越王勾践和范蠡在吴国为奴三年返回越国后,范蠡就一直想着如何对付吴国。 范蠡听说吴王夫差好色,除了用兵之外,也可以施展美人计。 于是,勾践采纳范蠡建议,便让文种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 文种对越王忠心耿耿,毫不怠慢。 文种与随同跑了许多地方,但没有选到一位美女。 后来在返回途中的一个山脚路边,忽然发现两个砍柴女子长得非常标致,貌若天仙,楚楚动人。 其中一位就是沉鱼落雁的楚国人西施,因为父亲被吴王杀害,自己流落到越国。 文种说明来意,西施想到消灭吴王可为父报仇,当即答应。 文种把西施带回来,越王夸赞西施天香国色,一定能让吴王夫差倾倒。 然后,越王把西施交给范蠡教练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以及怎样行刺等等。 第(2/3)页